三、常见问题
1、教学需要模式吗?
答:需要。模式就是结构。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用”的道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受制于教师的个体因素,教师学识水平的高低、专业技能的强弱、经验积累的丰欠,以及备课的充分与仓促、现场的掌控与把握、练习的频率与难度,甚至情绪的饱满与低落、态度的严厉与温和,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结构的作用在于“保底”。通过结构,可以对复杂的课堂变量进行适度控制,保证基本质量的稳定实现。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去发挥;稳定的质量,需要结构来保障。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需要模式,艺术不需要,因此,课堂教学仅有模式肯定不够,但没有模式肯定不行。
2、那么,“教无定法”又如何理解呢?
答:这句话的完整表述应该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创新法”。单独抽取出“教无定法”这一句话,会有很强的误导性。就像练习书法,“写无定法”这句话本身并不错,但一个初学者如果简单地理解“写无定法”,便会误入歧途。从“无法”到“有法”,再到“无定法”,是一个漫长的境界提升的过程。书法家信笔挥毫,龙飞凤舞,写无定法,是因为他走过了一丝不苟、法度谨严的“入帖”过程,走过了博采众长、转益多师的“出帖”的过程,走过了总结提炼、感悟提升的“创造”过程。如果一开始学书法,就信马由缰地随手涂鸦,那是永远也成不了书法家的。“无定法”,不是“没有法”,更不是“不用法”,而是“不拘成法”,可以“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教法”。这才是“教无定法”的真正含义。
3、“课堂模式”与“教无定法”是否矛盾?
答:两者并无矛盾。“无定法”是以“有法”做基础的。这个“法”,就是已经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的、正确的方式方法。这些方式方法或者这些方式方法的组合,被结构化,并且稳定下来,就是“模式”。模式,是一系列方式方法的有机结合,它标志了事物之间隐藏的规律关系。换言之,每个模式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当你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用结构化的方式稳定下来,才是模式。“建模”,是一种科学的思想,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无数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无需从头开始探索,并且只要条件具备,环境适当,结果是明确的、可以预期的。课堂模式,便是课堂教学中那些稳定的、被结构化了的教学方法的组合。
任何模式,都有特定的使用场合和条件,从来就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模式。这和“教无定法”的含义是一致的。教无定法,并非教学无法;教无定法,并不排斥“课有定则”。
4、“教无定法”与“课有定则”如何统一?
答:由于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在课堂上灵活机智地选用不同教法实现教学收益的最大化,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教学过程被赋予较多的个人化色彩,教无定法也是这个意思。
显然,在这样一个认识背景下,教师素质成了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事实也是如此。于是,我们便很自然地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全部努力,系于教师素质的提升,现实中便表现为对名师的高度崇拜和对教学艺术的极力推崇。即便对于那些素质已经足够高的教师,我们也无法对其教学效果获得十分可靠的预期,因为,其能力水平之外的工作状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教学成效。很显然,通过提升教师个体素质来保障教学质量,虽然方向正确,但仅有这个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也是如此——他们可能会拔尖,但并不能保底。少数优秀遮蔽了多数平庸,个别好课的精彩遮蔽了整体课堂效益低下的现实。这个时候,课有定则的“模式”便会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教无定法”——提高无止境;“课有定则”——底线有保障。
5 、“理想课堂”应该是怎样的课堂?与“高效课堂”的关系?
答:我理解的理想课堂应当有如下特征:充满人文情怀,闪耀智慧光芒,洋溢成长气息。教导孩子但不要牵着孩子的鼻子走;给孩子规范但不要压抑孩子的个性;启发孩子思考而不是把结论直接告诉孩子。理想课堂应该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是内容和方法的统一,是主导和主体的统一,是开与达的统一,是严与爱的统一,是导与牵的统一。 “新教育实验”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发掘知识的伟大魅力;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理想课堂,就是能够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的课堂。知识与生活共鸣,就会从“僵死”走向“鲜活”,知识、生活与生命共鸣,课堂才会迸发生命活力!朱永新先生提出理想课堂六度——参与度、亲合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和延展度,可以作为评判课堂的具体指标。至于“高效课堂”,我以为高效的“效”,首先是“效果”,其次是“效率”,根本上指的是“效益”。 高效课堂要关注两个度:精力流失度和目标达成度。精力流失度考察效率,目标达成度考察方向和程度,即效度。
效度是以目标为衡量依据的,没有目标,效度便毫无意义。高效课堂,关键在于我们设定怎样的教育目标。而教育目标的设定反映着我们的教育质量观。教育质量应该包含三重:学习性质量、发展性质量、生命性质量。反映在教学目标上就是: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应试出发,只关注学习性质量的课堂,也可以高效——知识的高效传递。高效肯定比低效好。但仅有这个显然不够。显然,只有秉持全面、和谐、可持续的教育质量观,既关注学习性质量,也关注发展性质量,更关注生命性质量,在这个基础上的高效,才是我们需要的。 因此,高效只是理想课堂的价值取向之一。高效课堂不一定是理想课堂,但,理想课堂一定是高效课堂。
6、 理想课堂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
答: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关系。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是二元对立的简单线性关系。理想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较之传统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相对固定的,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信息基本上是单向传递;理想课堂中的教师,既是老师也是学生,理想课堂中的学生,则既是学生也是老师。他们的角色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转换,信息是多元多向传递的,教学影响也是多元多重的——从“官教兵”到“兵教兵”、“兵练兵”;再到“兵带兵”、“兵管兵”;再到“兵促兵”、“兵强兵”;最终到“兵教官”、“官教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理想课堂中的“官教官”,是指“教师在学生触发下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传统课堂中,教师和教材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理想课堂中,知识源变得非常丰富,除教师和教材外,每一位同学也都成了其他同学的知识源。传统课堂中,教师依“教案”组织教学;理想课堂中,没有“教案”,只有“学案”,师生围绕“学案”共同探究问题。理想课堂告诉我们,最好的“教案”就是“学案”。传统课堂中,教师抱着学生走,或者牵着学生走;理想课堂中,教师激发学生自己走,或者相互搀扶着一起走。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背桶人”,学生是“敞口杯”;理想课堂中,师生都是“挖井人”。传统课堂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一对多”;理想课堂中,信息传递方式多元,既有“一对多”,也有“多对一”,更有“一对一”、“多对多”。理想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和角色定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提供者、传播者,是权威,是裁判。现在,教师是引导者、策划者、合作者、服务者、开发者,是同伴,是导演。理想课堂中的教师,是导游不是领导,要引导学生作自助旅游,而不是领着学生沿固定线路参观;理想课堂中的教师,是导演不是演员,要在幕后策划、指导学生去展示,将学生置于聚光灯下,而不是自己霸占讲台说长篇评书;理想课堂中的教师,既是精神的同道,亦是学习的伙伴,而不是裁判兼警察左手握真理右手握大棒;理想课堂中的教师,是服务生,要俯下身子为学生服务,将姿态降低,将心胸放大,而不是挂在墙上当圣人像,等着学子们来膜拜。理想课堂中这种师生角色的转变让我们寻找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模式:实践—反思模式;最简捷的方法:开放课堂;最有效途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
7、从课堂视角说,您认为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
答:从古至今,人们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好教师标准的讨论,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心目中好教师的标准并不相同。不过,无论差异有多大,其中总有一些基本标准是恒常不变的:师爱、负责、专业、智慧……好教师应该具备“四真”:真情实感,真抓实干,真才实学,真知灼见。“教师不能光追求给学生满分,还要让学生满意,使学生满足。”好教师就是那些给学生满分、让学生满意、使学生满足的教师。一流教师教人,二流教师教书。课堂上的好教师,同样也应该首先是“人师”,然后才是“经师”。课堂上的好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法,讲适当的问题,出适当的效果。具体而言:在内容上,目标定位精准;在时间上,机会把握精明;在位置上,结构安排精巧;在方法上,手段选择精致;在感受上,配合对位精确。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好教师的能耐体现在“抓住麻筋”,“捏得要害”,“恰到好处”。既有准度,又有速度、力度。好教师应能够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着力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着重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着手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惟其如此,学生才能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被动学”,变成“主动学”;由“痛苦学”,变成“快乐学”;由“孤独学”,变成“合作学”;由“单一学”,变成“全面学”。惟其如此,教师才能真正由主演变导演,由经验变科研,由现成变生成,由师长变学长,由教者变学者,由知识贩子回归知识分子。课堂上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单向还是多向?主导课堂的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课堂调动是无效、有效还是高效?学生的精力是越来越投入还是越来越涣散?是教师越教越卖力还是学生越学越勤奋?是只灌输结论还是重视展现过程?这些追问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判别课堂上教师是否优秀。值得一提的是,人们曾经做过关于“优秀教师的个性品质”的广泛调查,以下8条作为优秀教师最重要的个性品质,被广泛认同。它们是——热忱关怀;真诚坦率;胸怀宽广;作风民主;客观公正;自信自强;耐心自制;坚韧果断;热爱教育。而“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同行佩服、领导信赖、自我认同”这五条,可以作为评价教师是否优秀的可测量的宏观标准。
8、理想课堂中,教师需要如何转换自己的角色定位,并重组自己的素质结构?
答:今天,我们处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快速过渡的进程之中,工业化如火如荼,信息化扑面而来。信息社会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是知识的高速增长、高度传播和高度转化。人类知识总量呈爆炸式增长,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与扩散,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机遇大大增加,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信息技术几乎渗透到人们生活的一切领域。其次,是知识的快速普及和学习社会的到来,终生学习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不会学习成为文盲的新的标志。第三,知识和人的素质在国民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中起决定作用。知识经济迅速兴起且呈现巨大的发展势头,知识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智力资本将是企业的最重要资产。知识经济兴起不仅带来产业的重大变化,还将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分配方式。时代的发展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必须适应角色的转换并重组自己的素质结构。
教师角色的这种转变,并不虚空,清晰可感——
由“权威”向“平等”转变,变“评判”为“评议”;
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变“给压力”为“给动力” ;
由“导师”向“学友”转变,教师不可能成为永远的“先知者”,很多时候需要和孩子一道学习,成为共同的“求知者”;
由“工程师”向“教练”转变,教师是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 ,教育的过程,是开发、唤醒、激励的过程,而不是按预设图纸机械加工的过程;
由“知者”向“识者”转变,“识”比“知”更重要,“智慧”比“知识”更重要,知识之外的能力、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被重视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由“背桶人”向“挖井人”转变,教学过程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转移的过程,而是共同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教师不是背桶人,学生也不是敞口杯,他们都是掘井者;
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教师作为孩子唯一知识源的地位一去不复返,孩子们的知识源非常丰富,教师面对来自学生的挑战急剧增加。
教师角色转换的背后,是其素质结构的重新构建。除传统的要求之外,教师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信息搜索加工能力、创新能力、判别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等变得更加重要,此外,大爱情怀、全球视野、民主法制意识、对个体权利的尊重等,都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任何人都无法逾越。
9、理想课堂需要建立怎样的学生观?
答:社会已发展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体系。走向“多元化”,增加“选择性”,已经是不可逆转的社会大势,这打破了文化的“同一”标准。青少年也开始形成自己的亚文化,他们可以向不同的方面发展,具备“多元”和“选择”的特征,而不必一定要循着成人的文化标准,重复昨天的故事。由于这些发展和变化,尽管青少年在一些方面仍然缺乏经验,但是,再简单地把他们看作是一种“可能性”的存在,看作“待加工”的零件,看作不懂事的孩子,看作“边际人”,甚至否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体验,否认他们自身价值观念的意义和现实性,并据此来面对他们,评价他们,要求他们,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当然也会导致他们的逆反与抵抗。打造理想课堂,需要重建我们的学生观。我们必须明白——“自主”是最高境界的尊重;“自学”是最高境界的教学;“自律”是最高境界的德育;“自治”是最高境界的管理。抱着的孩子长不大。总是“不放手”就永远“不成人”,总是“不放心”就永远“不省心”。当然,“放手”不是“放任”,“放心”也不是“放羊”。自主,就是让学生既要做自己的主人,更要做班级的主人、学校的主人;自主,就是让学生既要做学习的主人,更要做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自学”是体验最深刻的学习方式,“自主”是态度最积极的学习状态,“自选”是策略最精准的学习选择。理想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取决学生”的改革。它的出发点是“信任学生”。我们的学生可以在这样的课堂中——提升成绩的同时提高能力,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发展,赢得尊重的同时拥有尊严。学习的主体永远是学生自己,学习永远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永远是自己在学,他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永远是自己教自己,他才是自己的老师;学习必须经由自己才能完成,他才是学习的通道、途径和载体。“学会”的前提是“会学”,“会学”要从“背会”走向“体会”。“背会”,不一定表现为死记硬背,更多的是机械、消极、被动的“浅近学习”,最到位的“会”是“体会”。主动习得的、用心感悟的,其中蕴含有独特的生命体验,有发现和探索的快乐,刻骨铭心,终身难忘。能让同伴由“不理解”到“理解”,这对别人来说是最深刻的理解;把不懂的同学讲懂,对自己而言是最深透的“弄懂”。帮助同学的同时,其实更多的是帮助了自己。
10、如何看待学生,的确是课堂变革中的基础性问题。走出“目中无人”的教学状态,我们应该坚守哪些价值底线?
答: 首先,要承认学生是有人格尊严的独立的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于家长和教师身体之外,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肩负教育孩子的责任,也不是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的。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即便是自己头脑中正确的知识,也不能强加给学生。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种智能,只是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存在,从而表现出个体之间的差异,使得每个人的智能都各具特色。
学生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他们生活在真实世界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长历史和独立个性。
因此,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也都是出色的。只是这种出色,会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当我们只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时,便会使很多优秀的孩子被埋没和扼杀,人为制造出很多“差生”。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成长中的孩子具有巨大的发展能量。“无限相信师生潜能”;“学校里没有‘差生’,只有不同的学生”——这是理想课堂坚守的基本价值底线。
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是有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他们不仅是义务的主体,也是权利的主体。我们不能对孩子只讲他们的责任,而无视他们的权利。教学中经常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必然会导致师生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紊乱。
关爱、尊重、唤醒——关爱生命,尊重权利,唤醒潜能,与孩子心灵对话,平等交流,尊重学生个性的自我张扬,学会赏识,重视孩子自身的情感体验,把探究和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班主任远离“老爷子”、“独裁者”、“土皇帝”的管理者角色,民主治理班级……如此,让课堂迸发生命的活力才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