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学校概况
职能部门
教育教研
内容显示页
 您所在的位置: 教务处

“2+1项目”的实施策略及其实施细则
时间: 2014-09-23 来源:200909250831042332

一、何谓“21项目”

所谓“21项目”,是指“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教育部办公厅“通知”对“体育、艺术21项目”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21项目”包含着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

1. 21项目”的实施范围界定在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

2. 21项目”的主体对象限定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

3. 21项目”的主体行为是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由此可以说,“21项目”是一项充分体现着因地、因校、因人制宜的、可以具体实施的、惠及亿万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工程。

二、“21项目” 的实施背景

众所周知,教育部于20031112日公布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建立以来的第一份报告——《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这个报告显示:2002年我国718岁男女学生在身体形态方面与2000年相比,身材在增高、体重和胸围在增大;营养状况继续改善;握力有所提高。

同时,我们也看出学生在体质健康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例如,2002年与2000年相比,我国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出现下降,除反映速度素质的50米跑成绩下降幅度较小外,其余各方面素质的下降幅度明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城市学生的重要健康问题

2002年监测结果显示:学生中的肥胖检出率,在2000年比1995年上升的基础上,继续上升(见下图);而且712岁小学生是肥胖检出率最高的人群,男生在1012岁年龄段最高,女生在1315岁年龄段最高,尤其是城市男生,肥胖检出率上升最快,其中1012岁由1995年的6.05%之间上升到2000年的11.68200214.46%。男女生均有年龄提前的趋势。

由此可见,高速增长的少年儿童肥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必须引起各方面特别关注的社会问题。因为我国少年儿童肥胖的总量和比例虽然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增长的速度却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富裕人群的增加,这个速度还有可能继续加快。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8年就将肥胖确定为一种疾病。首都儿科研究所医学博士米杰认为,长期以来,人们把关注的目光过多地放在因肥胖引起的各种疾病上,现在必须更新观念: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疾病,是一种会诱发各种疾病的疾病;另一方面,当肥胖在疾病领域大显威风的同时,肥胖的治愈在医学界却仍然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而且大幅度减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仍处于尚无定论的研究过程中。因此,对待肥胖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预防。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是预防和控制肥胖问题最有效的方式

因此,实施“21项目”,正是教育部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而逐步推进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目的是使少年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具备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技能基础。

三、“21项目”的实施策略

(一)“21项目”中体育项目的设置

21项目”实施方案(试行)共设置了体操、田径、定向越野、球类、民族传统体育和游泳六大类75个小项的体育项目。每一类体育项目又分为首推项目、任选项目和开放性项目三个层次:

1.体操类项目:

1.1 首选项目:艺术体操(形体练习)、健美操、技巧和轻器械体操(跳绳)。

1.2 任选项目:双杠、单杠、跳跃

1.3 开放性项目:健美操、艺术体操

2. 田径类项目

2.1 首选项目:耐久跑

2.2 任选项目:100米、跳高、跳远、铅球

2.3 开放性项目:200米、400米、110米栏、400米栏、三级跳远、撑杆跳、标枪、铁饼、链球

3. 定向越野

3.1 首选项目:个人定向

3.2 开放性项目:自行车定向赛、划船定向赛,滑雪定向赛,水下定向赛和摩托车定向赛

4. 球类项目

  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板羽球、毽球、网球、手球、垒球

5.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5.1 首选项目: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青年拳单练、健身拳、剑术、对练、短棍

5.2 开放性项目:形意、八卦、太极、南拳,八极、通臂、劈挂、翻子、象形、查、花、炮、红、华,少林拳等各式传统拳术及刀、枪、剑、棍等传统器械。

6. 游泳

(二)三个层次体育项目的设计思路

三个层次体育项目的设计是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区差异大等实际出发,同时也考虑到要有利于“21项目”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这一具体实施问题。

1. 所谓“首推项目”,是指在全国各地(试行期间首先在全国15个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实验)的中小学能够实施的体育项目。这里的“能够实施”更多是基于实施体育活动所需要的条件来考虑的。

例如,体操类首推项目包括了艺术体操(形体练习)、健美操、技巧和轻器械体操(跳绳)。这些项目对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等条件要求不高,既可以在城市开展,也完全可以在山区开展起来。

2. 所谓“任选项目”,是指各地、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地域特点、已经形成的体育项目传统等),选择更适合开展的体育项目。就此而言,任选项目也可以称之为地区性项目。

3. 所谓“开放性项目”,是指各个学校和具体的每一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体育活动项目。

例如,有的学生在学校、业余体校或体育俱乐部参加着某一项目的体育训练,就可以申请达标活动。

(三)“21项目”的技能标准

21项目”的技能标准是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设定的,即“水平二(34年级)、水平三(56年级)、水平四(79年级)”;而且每一水平中又可以根据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分出“优秀、良好、及格”三个不同的等级。

这种设计思路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的:① 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的练习时间作保证的。因此技能标准没有水平一,而是从水平二(34年级)开始的;② 要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课内体育教育的作用,促进每一个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③ 发展性原则。在同一体育项目(如健美操)中,按照运动技能形成的客观规律,设计出了不同水平的技能标准;④ 针对性原则。根据不同年龄男女学生的差异,在有些体育项目中提出了不同的技能达标标准。我们以田径类首推项目——耐久跑中水平二(34年级)800米为例,男生优秀标准为224秒,女生优秀标准为248秒。

(四)“21项目”的达标认定方法

1. 2+1项目”体育技能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采取学校认定的办法,技能标准力求简明易行,体现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达标。

2. 标准的认定,由校长、班主任负责,充分发挥体育教师业务能力与专长,全面科学地进行认定工作。

3. 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参与“2+1项目”达标活动,鼓励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社会文体活动及家庭教育等多种方式,获得项目认定。

4. 标准虽然以技能为主,但认定中要参考学生的兴趣、态度、知识的修养等全面表现,以促进学生对项目的关注,并终身受益。

5. 标准的认定工作,不分年级、时间、项目,可由学生申请后安排认定,鼓励学生选择每个项目。

6. 认定工作采取本人现场表演、测试等方法进行。学生获得项目认定后,可由学校在成绩册中,设2+1项目认定专栏加以评定。

7. 凡本标准中没有列入的项目,可由学校根据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参考相似或相关项目的技能标准,加以考评认定。

2+1项目”还是一个试行方案,而且首先是在全国15个课外文体示范区进行实验。所以,现设的体育项目及其技能标准还需要在实验中不断调整和修订。实验区之外的地区或学校可以通过参与实验,为完善“2+1项目”实施方案提供依据。